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学子热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者: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发表时间]:2025-09-04 [来源]: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浏览次数]: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师生对大会进行了观看和学习。

24级硕士生厉一凡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阅兵纪念大会,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

大会伊始,激昂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祖国的脉搏在有力地跳动。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与责任。我深刻认识到,今日之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更应珍惜当下,努力奋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品德。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以军人为楷模,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观看纪念大会和学习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将带着这份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24级硕士生齐朝晖


在2025年9月3日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里,我有幸目睹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宣示,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让我深受启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阅兵中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正是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生动体现。从“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信息化、现代化作战体系,中国军队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也证明了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

同时,阅兵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抗战老兵方阵的出现,让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英勇事迹,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此外,阅兵中展现的“众志成城”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不谋而合。每一个方阵、每一件装备,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军队的强大阵容,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

这次阅兵,让我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24级硕士生糜欣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天,我怀着崇敬与自豪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礼炮鸣响、国旗护卫队步伐铿锵,长安街上受阅部队军容严整、装备列阵,人民军队以威武之姿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阅兵,不只是国力与军威的展示,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对胜利的致敬,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当我看到受阅方队步伐铿锵、装备列阵,心中涌起的不仅是自豪,更是对和平的珍视与对国家发展的担当。在这样的时刻,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强大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而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国家进步的基石。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源于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明日的繁荣与复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接过接力棒,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4级硕士生范雯静


天安门前,天高云淡,万人云集。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整齐划一。八十年很长,中华民族经历了各种风雨洗礼,紧跟党的步伐一步一步,才取得了今天如此的成就。八十年很短,1945到2025,无数革命先驱们的事迹仿佛就在昨天,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14年的浴血奋战,每次回顾那段历史,那些抗日英雄们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风避雨,守护和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果实就在眼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方向盘已经交到我们青年的手中,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建设更加从容自信的新中国努力奋斗!



24级硕士生张楚


9月3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内心深受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参阅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当我听到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时候,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作为一名员工,我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同时,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24级硕士生张伟兰


观看阅兵仪式,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自豪与感动之情如汹涌浪潮,在心中澎湃翻涌。

看着徒步方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踏出坚定的节奏,彰显着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钢铁意志;装备方队中,先进的武器装备霸气登场,从导弹到战机,无一不是我国国防实力飞速发展的见证,这些“大国重器”让我们的底气更足,安全感倍增;空中梯队呼啸而过,在蓝天中留下壮丽的航迹,那是科技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从开国大典时的“万国牌”装备,到如今自主研发、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这一路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和汗水铺就的。战旗方队那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荣誉战旗,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场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祖国的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后盾,而我们也应成为祖国发展的推动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先辈精神,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祖国在未来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24级硕士生许晓洲


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我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到心潮澎湃,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篇讲话深刻回顾了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光辉伟大的岁月。在十四年抗战的炮火硝烟中,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只有坚持正义,才能赢得光明未来。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论断振聋发聩。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封闭孤立中求得发展,任何民族都不能在对抗冲突中实现繁荣。讲话中强调的“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实现共同安全的根本之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体现大国担当与历史自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更要坚定历史自信,坚定捍卫正确二战史观,坚决保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果实。

历史照亮前路,奋斗成就未来!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我们将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勇前进!人类的和平与正义事业,也必将在我们的共同奋斗中,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23级硕士生刘凤莲


通过集体观看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盛况,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崇高的敬意,对肩头的责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深刻阐述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重要地位,鲜明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讲话告诫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那段悲壮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开创未来的智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未亲历战火,但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这场纪念活动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激励我更要铭记历史的苦难辉煌,将深深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我将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唯有自强不息,方能不负先烈、开创未来。



23级硕士生白人文


“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纪念大会犹如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对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深深启示我们:铭记历史,根本在于开创未来。

阅兵场上,受阅部队如钢铁洪流般浩荡前行,不仅展现出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更是抗战精神代代相传的鲜活体现。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伟大的抗战精神,正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将以此次纪念大会为新的起点,把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感恩与崇高敬意,内化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外化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自觉行动;时刻以抗战精神为镜鉴,把对革命先辈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在学业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勇气,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在鲜红的党旗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23级硕士生康巧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我们以国家之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不仅是一场穿越历史烽烟的检阅,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

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响起,一支支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长安街,一件件现代化国防装备震撼亮相,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透过这一幕幕,我仿佛看到了80年前,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场景。他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这场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让中国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

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更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砥砺前行、开创未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振兴中华,吾辈自强!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担当。



23级硕士生魏光裕


距离抗战胜利已80年,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领悟到: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最坚定的力量,这一认识需要被加强,做到入脑入心入魂。其次,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盛行、人类再一次面临战争与和平重要抉择的世界背景下,理解中国抗战作为东方主战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伟大历史作用,对今天的人类社会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寻找到一条为民族求复兴、为人类求大同的道路,纪念抗战胜利不仅是对过去伟大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开启未来光明前景的宣言。



23级硕士生闫庆


今天看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里很激动。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我有一些简单的感想。我们的国家走过了一段很不容易的路。80年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的阅兵让我看到了国家的强大,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抗战的胜利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我们继承的正是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是为了向世界宣誓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为了更好的走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与各国人民一道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既是国际主义者也是爱国主义者。而在今天,我们仍需要坚持这种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立场,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


23级硕士生盖雅晴


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誓。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始终秉持“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通过阅兵传递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立场。我们应以史为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3阅兵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既要铭记先烈牺牲,更要以昂扬姿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正如纪念活动标识所寓意的“和平鸽衔橄榄枝”,唯有传承历史、珍视和平、团结奋进,方能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23级硕士生郑惠妹


观看九三阅兵,我们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九十分钟的阅兵盛典虽然短暂,但留给我的震撼与思考却是长久而深远的。它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昭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宣示了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强大的国防是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让我们倍感安心和自豪。

阅兵展示的抗战老部队和功勋战旗,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始终坚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不畏艰难,勇于奉献。阅兵展现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和联合作战能力,背后是极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精神。这激励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器械不精,不可言兵”的态度对待工作,力求精益求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应将从阅兵中汲取的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具体的报国行,立足自身岗位,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3级硕士生李文彧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约70分钟、45个方(梯)队,集中展示新时代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与体系化作战能力。作为观者,我被其 “历史—现实—未来” 的叙事与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呈现深深震撼:它既是对胜利与和平的庄重纪念,也是面向建军百年与强国建设的战略宣示。

2025年“9·3”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对现实的检阅、对未来的宣誓。它让我们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也让我们清醒:和平需要实力捍卫,发展需要安全托底。在迈向建军百年与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这场阅兵为我们标定了坐标、注入了动力:传承抗战精神,推进科技强军,坚持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团结奋斗。



23级硕士生李惠琳


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指尖拂过纪念馆里泛黄的战地日记,耳畔仿佛仍能听见烽火中"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呐喊。那是一个民族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精神硬度一一从东北抗联的雪岭孤烟,到滇缅战场的密林枪声;从沦陷区的地下传单,到陪都重庆的愈炸愈强。14年浴血奋战,3500万同胞伤亡,最终以"四万万人齐蹈厉"的众志成城,将侵略者赶出家园。这段历史教会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从来不是砖石垒砌,而是用不屈的脊梁、滚烫的热血与不灭的信念铸就。



23级硕士生陈彤昕


2025年9月3日,虽未能与同学们共同在校观看阅兵直播,但我通过屏幕全程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阅兵方阵的英姿飒爽,群众游行的热情澎湃,无不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的磅礴气象。

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现实的荣光与未来的使命,内心久久激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南湖红船到天安门城楼,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之路。庆祝大会上,礼炮轰鸣、红旗漫卷,仿佛将百年峥嵘岁月浓缩于方寸之间。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建设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改革者“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担当,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作为研究生,我们需以史为鉴,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辈青年当以庆祝大会为起点,传承红色基因,锤炼过硬本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